
“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這是馬云在阿里云棲大會提出的五新理論,這也使社會掀起了軒然大波,都在解讀“五新”的含義,思考“五新”是否是新社會的潮流,更多的在思量如何應用“五新”。當然這也是涂料行業值得探究的問題,今天就新零售,新制造來談談新涂料。
新零售是指企業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并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通俗的來說就是建立運用了先進技術的互聯網生態,形成一個“線上+線下+現代物流”的新零售模式。
類似的,新制造就是由原來的B2C(企業到消費者)的制造模式將會徹底走向C2B(消費者到企業)的改造,也就是說按需定制,注重智慧化、個性化、定制化。當今社會上出現的各種定制服務、定制產品便是新制造的產物。兩者有幾個共同點,這將會是新涂料的突破點。
優質產品與用戶思維是基礎
無論是新零售還是新制造,產品是消費者和生產者的紐帶,沒有好的產品,一切都是紙上談兵,所以企業要注重產品的質量,從產品的研發、產品的生產、產品投入市場都應該從細節做到最好,盡可能的做到盡善盡美,減少產品的缺憾,其實這也是“工匠精神”的實際應用。
用戶思維是以消費者的角度想問題并且讓消費者有更好的用戶體驗以及服務感受,這是貫穿于這個生產鏈的,既是從產品的研發甚至到售后服務都應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量什么產品,怎么樣的服務能讓消費者最有感覺。當然現在消費者都追求智慧化、個性化、定制化的產品,不喜歡千篇一律,喜歡獨一無二的,所以站在用戶思維,定制產品和定制服務便應運而生了,成為當今社會產品的一大主流??梢姼餍懈鳂I,各種各樣的產品都貼上了定制的標簽,定制猶如雨后春筍林立在社會中,那么定制就是任何企業都適用嗎?涂料也可以定制嗎?
依托互聯網 形成線上線下的營銷圈
線上利用電商平臺建立旗艦店或者是銷售官網,線下建立體驗館(具備實體店功能),消費者通過線上了解并且產生了購買的興趣,可以到線下的體驗館進行看產品或者測試產品再考慮要不要購入,可以通過線上下單,物流到地,也可以線下直接購買,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又或者線上下單,線下自取。利用線上引流到線下體驗購買,線下直接獲取客戶反流線上,互相引流,增加客戶,這個就是線上線下的營銷圈,避免了囤貨風險,是一個新型的營銷模式。也是新零售,新制造所體現出來的,線上線下充分結合。運用好兩張網,一張是“實網”既線下體驗館的產品;一張是“虛網”,既線上的數據、流量。
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進行升級改造
隨著社會的發展的高速發展,技術更新換代越來越頻繁,及時的將先進的技術應用到生產工藝上,客戶體驗上,想必一定會成為焦點,自然而然會得到消費者的追捧。應用大數據的技術能夠準確的分析出消費者的喜好以及產品的合適人群;人工智能能夠更加直觀的展示產品的優異,比如先前的AR、VR,也可以讓消費者有更加好的用戶體驗,比如現在的智能家居,通過聲控,紫外線控等應用,準確把握戶主所需。還有應用最新的能源,制造出更加符合人體構造,符合人體需要的產品。新技術與工業的結合的快慢,也是利潤之間的博弈。
互聯網來到了下半場,流量紅利逐漸消去,線上為主企業日子不好過,馬云提出了“五新理論”打開了新局面,也有很多品牌商紛紛追隨其步伐,通過線下開體驗店從而打開局面。但是如果只是把新零售理解為“線上+線下”只是為了擴展渠道而開線下店,新制造就是定制的話,很有可能會掉入大坑。
打造線下體驗店,走向定制產品,風險也不容小覷。在打造線下體驗店前應該思量品牌力是否可以支撐?如果品牌力無法支撐下,線下體驗店如何令人眼前一亮?是否有信心打動消費者?線下體驗店其實是一個強品牌、拼運營、多維度的系統商業游戲,企業需要多加謹慎,不然反而利益沒有拿到反而拖垮了資金鏈。定制產品屬于量身定制,本身的制造成本較高,不是每個企業都能夠玩得起的,首先應該考慮企業的產品定制的方式?消費群體有多大,是否夠支撐?等等,還是從市場調查著手為重。其實涂料行業是可以定制的,藝術涂料的定制服務就是涂料定制的成功例子。
模式理論固然是好,但是并不能盲目跟從,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新零售,新制造為經濟社會提供了新的運行模式,不可否認模式,理論都是好的,但是是否就適合自己呢?一切還是從實際出發吧,每個企業有每個企業的實情,各自的情況也不同,不是套用就可以了。企業在運用新的模式、做出決定時,還是要先從企業本身出發再敲鐘